除出欄養殖成本差異化以外,豬價波動期間,企業的產能擴張節奏、出欄節奏以及盈利結構不同,也導致了上市豬企業績有所分化。展望后市,供需寬松情況下,豬價在 2 月份或仍將小幅下滑,有望在 3 月份后迎來一定程度的回暖。
受益于 2022 年下半年持續走高的豬價,多家豬企年度業績喜報紛飛,但也有部分豬企卻延續虧損,分化明顯。
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,除出欄養殖成本差異化以外,豬價波動期間,企業的產能擴張節奏、出欄節奏以及盈利結構不同,也導致了上市豬企業績有所分化。展望后市,供需寬松情況下,豬價在 2 月份或仍將小幅下滑,有望在 3 月份后迎來一定程度的回暖。
豬企業績兩極分化 降本增效才是出路?
從已公布年度業績預告的公司看,牧原股份(002714.SZ)、溫氏股份(300498.SZ)、天邦食品(002124.SZ)、金新農(002548.SZ)、大北農(002385.SZ)、華統股份(002840.SZ)、天康生物(002100.SZ)、唐人神(002567.SZ)、神農集團(605296.SH)等豬企業績預計飄紅。具體來看," 豬茅 " 牧原股份業績再次領銜全行業,預計豪賺 120 億 -140 億元高居榜首,同比增 73.82%-102.79%。另一巨頭溫氏股份受豬雞價格共振推動,也實現扭虧為盈,預計凈利潤約為 48 億 -53 億元,上年同期則虧損 134.04 億元。
不過,在多家豬企豪賺的同時,也有豬企再次亮起業績紅燈。其中,正邦科技(002157.SZ)、傲農生物(603363.SH)、新希望(000876.SZ)等預計虧損。
以正邦科技為例,繼 2021 年巨虧 188 億元后,再次預計虧損 110 億 -130 億元,而據此前三季報數據來看,正邦科技年底資不抵債或成為大概率事件。對于虧損原因,正邦科技表示,受國內生豬市場價格下滑,以及上市公司資金及出欄戰略影響,生豬銷售規模與銷售價格較 2021 年均有所下降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正邦科技公布年度預告后,深交所火速發函,要求正邦科技說明報告期內仔豬壓欄導致死亡率偏高、各項期間費用同比變化,對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等事項具體情況及原因。
去年是養豬紅利年,為何各大豬企卻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業績?" 各大集團養殖成本差異化其實是一個原因。"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。
以神農集團為例,公司預計 2022 年凈利潤為 2.68 億元,同比增加 9.29%。公開資料顯示,神農集團 2022 年第四季度養殖成本 15.4 元 / 公斤,在各大上市豬企中僅比牧原股份高。" 我們應對豬周期(波動)的模式就是降本增效,不盲目擴張。" 此前,神農集團相關人士告訴記者。
上海鋼聯生豬分析師吳夢雷表示," 雖說養殖成本差異是造成豬企業績分化的原因之一,但更多的原因在于,牧原股份、溫氏股份等龍頭企業在市場占有率及地區定價權上有**的**地位,同時在高價、低價期間,企業的產能擴張節奏、出欄節奏不同,以及盈利結構不同等因素,也導致了上市豬企業績有所分化。"
供需寬松豬價頹勢延續 養殖虧損何時反轉?
展望今年,由于春節后處于消費淡季,豬價延續去年年底頹勢。新牧網數據監測顯示,截至 1 月 31 日,全國生豬均價為 6.94 元 / 斤,養殖業繼續虧損。另據 Mysteel 農產品數據,截至 1 月 31 日,自繁自養虧損 344.58 元 / 頭,5.5 月前外購仔豬在當前豬價下虧損 535.53 元 / 頭。
需求端方面,據記者了解,1 月屠宰開工率 28.21%,較 12 月下跌 1.84 個百分點。另據 Mysteel 農產品數據,截至 1 月 31 日,81 家屠宰企業宰量為 102261 頭,需求尚處于恢復之中。
豬價何時迎來上漲,養殖虧損何時反轉?" 春節期間,生豬市場成交清淡,但是假期結束之后,規模場出欄節奏陸續恢復正常,部分散戶抗價惜售,出欄意愿一般。2 月行情在供需雙利空情況下將繼續維持磨底階段,豬價或較 1 月下滑 0.8 元 -1.0 元 / 公斤。但隨著大豬的持續消化,二次育肥的入場以及部分屠企分割入庫,需求向好之后,價格將擺脫磨底,豬價將在 3 月迎來上漲行情。" 上海鋼聯生豬分析師潘婷婷告訴記者。
在江蘇林梵可實業生豬期貨交割總負責人張龍看來,目前生豬價格還沒有形成底部,二育的豬還有 10% 左右沒出完,大部分都在東北地區?,F在山東大部分屠宰場做分割入庫,入庫的量看價格而定,價格高則立馬停止入庫,價格下來則再次開始。且白條銷售端行情非常差,白條訂單太少,屠宰企業壓價的意愿非常強烈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近期有關部門表示豬糧比進入過度下跌二級預警,但近期收儲可能性仍然較小。
回溯去年,2022 年**收儲時間為 3 月 3 日,當時豬價為 12.50 元 / 公斤。而當前豬價為 13.91 元 / 公斤。" 從穩價保供方面來看,近期收儲的可能性不大,但目前豬價持續下跌,若豬糧比達到 5:1 以下啟動一級預警,國家將立即組織臨時收儲。" 潘婷婷表示。
據記者了解,2022 年**收儲為 1.94 萬噸,而去年豬肉產量 5541 萬噸,日均產量 15 萬噸左右。" 收儲**的意義在于對市場情緒的引導,穩定各方心態,引導行業健康發展。" 潘婷婷表示。
國都期貨研報顯示,從基本面來看,年后消費下降,但生豬出欄體重仍處于正常偏高水平,即供給端壓力仍然較大,供強需弱下,預計當前生豬價格仍在探底階段。而后續收儲政策能否為豬價提供支撐,還需關注單次收儲規模以及收儲持續時間。
編輯:云云
免責聲明
1、本文來自網絡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請讀者僅作參考!
2、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、企業機構、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,版權若有侵犯,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(致電我們或發郵件:[email protected]),我們將在**時間內刪除。
3、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**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官方微信
移動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