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官方公布的能繁母豬數據來看,自2021年6月開始,能繁母豬結束21個月的環比正增長,進入下降階段,理論上對應生豬出欄量在2022年4月份達到頂峰并開始下降,該結論在2022年的豬價上得到較好印證。自2022年4月中旬開始,生豬價格由底部回升,盡管需求提振不佳,但出欄縮量已經在價格上有了一定體現。
從官方公布的能繁母豬數據來看,自2021年6月開始,能繁母豬結束21個月的環比正增長,進入下降階段,理論上對應生豬出欄量在2022年4月份達到頂峰并開始下降,該結論在2022年的豬價上得到較好印證。自2022年4月中旬開始,生豬價格由底部回升,盡管需求提振不佳,但出欄縮量已經在價格上有了一定體現。
從2022年能繁母豬存欄的走勢來看,年初存欄量一直呈現下滑趨勢,自4月企穩后開始逐步反彈,但市場補欄情緒始終謹慎,每頭二元母豬價格在1600—1800元波動,存欄恢復速度相對緩慢。年中生豬價格上漲對中小養殖場補欄母豬刺激有限,更多母豬存欄增加出現在集團場擴張上。單純從能繁母豬變化上來說,至2023年3月份生豬出欄量將達到本輪**點,供應面持續收縮,而2024年5月份后生豬出欄會有所恢復,但恢復節奏較慢,供應相對偏緊。然而,需要關注的是二次育肥對出欄節奏的影響,或導致理應在某些月份出欄的生豬推遲出欄,進而改變兩個時間點的豬價水平。
回歸能繁本身,當前市場價格在短期內波動幅度較大,生豬周期縮短,除規模場按計劃擴張外,散戶外采母豬意愿較差。機構調研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11月,全國生豬上市企業存欄占比25%,母豬10000頭以上集團占比14%,母豬1000—10000頭企業占比14%,合計約53%,而在2019年中,母豬1000頭以上企業占比僅20%。生豬市場不斷向頭部企業集中,頭部企業的控價能力也在不斷增強,對于中小型養殖戶來說定價權逐漸減弱,只能被動跟隨,而更多的資金操作轉向短周期的投機行為。如采購仔豬或標豬進行育肥,母豬存欄進一步向頭部集中。
當前在能繁波動變小的前提下,體重對供應端的影響加深。2022年下半年在高利潤驅使之下,全行業均存在體重上移傾向。樣本數據顯示,2022年年內出欄體重波動幅度在13%左右,假設出欄不變的情況下,因體重變化,出肉量會存在巨大差異,因此也放大了價格的區間波動。
同時體重受季節性影響非常明顯。冬季大肥消費占優,市場喜好肥膘較多的豬肉,且豬肉消費量也有季節性增加,基于此,市場壓欄相對普遍。但由于存欄數據不明朗,以及市場壓欄、出欄節奏的不確定,往往容易造成階段性供大于需,進而在旺季出現踩踏。因此,二次育肥和壓欄對價格節奏的改變,在壓欄初期會減少市場供應,可提振價格,但至大肥出欄階段往往會形成供應壓力。
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12月出欄生豬環比增加13.26%,同比增加3.09%,而2021年12月LH2203波動區間在13735—14860元/噸,2022年12月LH2303區間在15355—19045元/噸。在出欄及體重均同比偏高的前提下,盤面表現目前仍相對樂觀。
假設能繁母豬性能持平,且出欄平均的情況下,根據農業部能繁存欄進行推演,2023年1—3月肥豬出欄量處于周期低點,供應存在一定下滑預期。關鍵因素在于,春節前價格的低點在哪里?若大肥集中消化,在體重大幅去化,疫后需求轉暖預期提振下,春節后至3—5月盤面存在反彈空間,盤面可逢低配置多單,LH2305目標價位在17500—20000元/噸。但目前市場調研大肥仍有兩成左右,對現貨價格的拖累有可能持續到春節后。然而,此波大豬價格影響對LH2303尤其LH2305的影響相對有限,因此仍支持底部存支撐的邏輯。
編輯:云云
免責聲明
1、本文來自網絡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請讀者僅作參考!
2、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、企業機構、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,版權若有侵犯,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(致電我們或發郵件:[email protected]),我們將在**時間內刪除。
3、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**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官方微信
移動站